English

发现制造之美,展示质造精品

2024立即报名
设计之道 德国“隐形冠军”在中国

德国“隐形冠军”在中国

                              

 

如果不是特别的介绍,很多人都猜不到安静、闲适的县级市太仓的经济开发区竟然落户了近190家德资企业。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代表,德国一大批中小企业尽管默默无闻但极富竞争力,在众多细分领域拥有“隐形冠军”的桂冠。

2013年6月,本文作者走访了“中国德企之乡”太仓。这里引进了多家德国本土“隐形冠军”企业,并获得了国内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的荣誉。他们的实践证明,制造业并不过时,中小企业制造也大有可为。

德系隐形冠军

落户太仓的德企绝大部分分布在精密机械和汽车配件行业,其在细分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其产品都是不可替代的。

克恩里伯斯有限公司是专门生产汽车安全带卷簧的。别看小小的卷簧,这家公司却占领了世界60%的市场份额,主要是为世界排名一流的汽车厂商供货。

威格玛机械设备公司的母公司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塑钢窗成套设备制造商。

舍弗勒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发动机零配件的制造,其生产的滚针轴承为上海大众、一汽等企业配套。

海瑞恩是全球汽车行业车削回转类元件领域的领跑者,在全球汽车汽油及柴油喷射系统领域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如今,这些隐形冠军都在太仓建立了子公司。

在海瑞恩(太仓)生产车间,24小时恒温恒湿,工人工作环境舒适。包括门卫、厨师在内,这家不到200名员工的企业2012年创下了1.6亿元的收入,是德国企业“小规模、高产出”的典型代表。究其高产的原因,最根本的是技术研发实力。

进驻太仓的德企,其自身发展的历史短一点的有50~60年,长一点的有100~150年,大多是家族企业。它们在某个细分领域,经过长期研发创新,开创了自己的品牌,并在工艺上精益求精。这也是德国制造之所以品牌影响力深远的原因。

德国经济总体发展实力雄厚,其在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欧债危机中仍表现强劲。究其原因,强有力的德国制造是根本。而与德国制造光环息息相关的,就是这些数量广大却默默无闻的隐形冠军。赫尔曼•西蒙研究认为,隐形冠军的诞生主要得益于德国强大的科研体系和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历届政府十分重视制造业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建立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知识传播和人力培训为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它的最大特色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统一: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国家出政策并负责对企业和科技界进行沟通和协调;企业承担2/3的科研经费,剩下的1/3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埋单。为了使“制造科技”能够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可持续发展,德国政府确立了三大发展目标:“绿色制造”、“信息技术”和“高端制造”。德国企业对研发投入毫不吝啬。

“隐形冠军工厂”的启示

进驻太仓的德国企业大多都是家族企业。同样是民营企业,同样是中小企业,为什么德国中小企业发展程度如此之高,而当下我国中小企业却频频遭遇困境?观察对比德国企业与中国企业,有三个突出的区别值得关注。

其一,就是企业家的个人素质。德国推崇工程师教育,崇尚制造业文化。德国人一旦进入制造业就会一心一意做制造业,心无旁骛,专注产品与技术本身,而不会想着挣“快钱”。但是中国企业面临的诱惑太多,很多中国制造业老板赚了钱,一看其他行业比较赚钱,就会转到其他行业,很难专注下去。赫尔曼•西蒙认为,企业要想成为市场领先者,企业管理者必须有所追求,要胸存远大的志向,以自己的勃勃雄心感染普通的员工,积极地在自己看准的领域里耕耘每一个细节,使之做到最好。

其二,管理模式。尽管德国企业主要是家族企业,但如果家族里的人不能够胜任管理职位,企业就会聘请职业经理人或通过建立基金帮助其打理,以保留企业品牌,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对德国企业而言,企业管理的头号目标,就是创造利益相关方的价值。为此,企业的管理层必须照顾好社会的利益、社会的未来和企业的未来。在太仓的德企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就是见证之一。

其三,制造业工人的素质。德国蓝领技术工人训练有素,这是德国双轨制教育机制的结果。而在中国一方面是招工难,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反思中国的教育机制显然很有必要。

罗兰•贝格曾表示,“德国模式”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好的借鉴。他还认为,德国的教育体系和企业的治理文化也都是中国需要认真思考的。而隐形冠军的某些特质,比如高度创新精神、研发文化,正是当前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所需要的。”

(本文作者供职于《中国外汇》)

电话    025-86903611
QQ     3545963221
邮箱    mei@meiawards.com
微博    @中国制造之美
合作机构
支持单位
采购合作伙伴